在台灣喧嚷一時的張藝謀鳥巢版杜蘭朵公主大型景觀歌劇終於落幕了.
主要媒體似乎只作報導參與盛況及演出概況,少有評論內涵如何.我想還好一開始就定位是一齣景觀劇這樣失落感就不會那樣嚴重.否則如此殘害藝術還真會令人心痛呢.台中洲際棒球場原本就不是露天歌劇的演出場地,動則萬人參與的盛會只好讓每一種聲音都帶上麥克風,樂團,演出聲樂家,毫無忌憚大鳴大放地讓音響可以遠播出來,即使已經坐在舞台正前方幾排的我,仍是感覺像在聆聽噪音底下的呢喃.還好當晚風很輕雲很淡,偶爾抬頭看月亮感覺還不錯.但是如果就當成大拜拜完了就算了,那投入那麼多人力物力,花費那麼多預算,假設沒有感受或收獲的話,那杜蘭朵公主就真的不姓杜了.在音樂的領域好與壞都是好的示範,比較版本才能知其精髓.所以談談當晚的盛況,也好讓自己平息.
歌劇自古以來在西方世界就是一種綜合藝術的呈現,可以是文學,也可以是戲劇,但不能不是音樂.所以要聽懂歌劇內涵非得從音樂著手.一般人往往將歌劇想成一堆詠嘆調或曲子,將其串連起來就好了.如果這麼簡單就好了,那何須導演,編劇呢?事實上歌劇有一個根本核心問題:〔這些人為什麼唱歌?〕,才是我們要探究的.動用這麼多人力在舞台上表演,以求真實版的宮廷劇在眼前閃動 .這麼昂貴的製作,大而無當,詮釋的內涵則像博物館的藏品,屬於遙遠、不可復返的過去.我想張藝謀將此齣歌劇的詮釋一開始就墮入固守傳統的巢臼裡,畢竟這是西方歌劇中唯一以中國為歷史背景的劇碼.,所以實景呈現就成為當晚的重點.所有屬於中國元素被付予極鮮艷的色彩,猶如一桶桶彩色的油漆潑向觀眾的視覺.我真不知該看舞團表演,還是聆聽男女主角賣力的嘶吼,一種被切割分離感困住我的思維,不解這樣的詮釋到底為何?
經過幾天的思索沈澱後,這個劇碼是有必要細看其底蘊的,隱晦難解的內涵應該不在它的中國歷史背景,而是這劇碼自成的內在,才是我們要瞭解的.劇中角色的個性不過只是事物洪流裡的短暫特徵.他們所形成的邏輯才是不受現實考慮所馴化.如此我就沒有必要去苛責導演可以做什麼?而是我從中領悟什麼才是重點.
故事發生在中國傳奇的年代,柳兒跟著韃靼國王—帖木爾流亡到北京,在喧鬧的街頭巧遇同樣是流亡在外(以為早已死亡)的王子—卡拉富,久別重逢的喜悅是百感交織.在第一幕第一首詠嘆調『柳兒你是誰?』開啟這劇碼的關鍵時刻.王子問道柳兒為何心甘情願,忠心耿耿,無微不至照顧自己的老父親?柳兒回答,我什麼也不是,只是一名ㄚ環,我如此忠心『只為在宮中您曾經對我一笑』.這首詠嘆調唱得意志堅卓,尾音拉越長,越表示柳兒對王子的愛慕之情愈堅決.
一陣劊子手大合唱,唱出血腥行刑的慘烈景況,也帶出杜蘭朵公主的主題動機(茉莉花).將場景拉到杜蘭朵公主因前世因緣對男子的怨恨以猜謎招親,來報復對她有企圖的外邦王子.這些年因猜錯謎底被砍頭的外邦王子不計其數的血腥故事背景.急促的合唱冷酷﹑無情﹑血腥﹑死亡的氛圍充斥整個舞台.卡拉富王子也受到感染,一股想要終結仇恨與死亡的情緒油然而生,而後王子看到杜蘭朵公主的美豔更陷入無法自拔的情境,一逕地想要招親去.柳兒唱著著名的詠嘆調「主人請聽我說」洩露因悲念襲擊對主人愛慕的純情少女之情,想要阻止卡拉富王子冒死求親的意志.然而卡拉富王子確只能親切安慰柳兒別哭.悲劇的柳兒在此已注定她的情癡只有犧牲而得不到回應.
卡拉富王子如願解開杜蘭朵公主的三個謎底,希望﹑熱情﹑杜蘭朵.然杜蘭朵公主卻因此窘困不堪企圖抵賴,王子也不想強娶,要公主在黎明前能說出他的名字,他願意取消婚約甘願受死.杜蘭朵公主下令全北京老百性當晚不准睡,必須找出卡拉富王子的姓名.卡拉富唱出「公主徹夜未眠」確信自己對公主的愛將獲得勝利.
然杜蘭朵公主的咄咄逼人,柳兒只好上前向公主說(只有我知曉他的名字,那是我的秘秘),卻死也不肯說出來,她用滿注的愛望著王子唱出優美的深情,(隱藏在心底的愛比痛苦更堅強),然後轉身對著公主說:(不說出來是我把我尊貴的愛餽贈於你,雖然我將失去一切,但這是我給心愛的人最珍貴的禮物),而後就自刎而亡.此刻的杜蘭朵公主也為之動容,對著卡拉富王子說:(我要失敗於你或要戰勝於你同樣都讓我感到恐懼)雖然劇末卡拉富王子與杜蘭朵公主終究因愛結合,但柳兒的壯烈犧牲怎可就此一筆抹煞呢?
情深才能足以堅定.要與不要,愛與不愛,抉擇都是很難的.柳兒的悲劇是無法避免.但她愛慕的人可否知曉?世間事不斷上演的劇碼在任何地方都有,能看懂,能覺悟的又有幾人?
杜蘭朵公主不是中國才有喔!!!
留言列表